Categories
时事新闻

南非汇市:兰特基本持平,因投资者获利了结让近期涨势暂停

路透约翰内斯堡6月4日报道:南非兰特周四基本持平,近期涨势暂停,因投资者获利了结,在等待全球经济复苏的进一步迹象。

15:30 GMT,兰特兑美元报收16.9400兰特兑换1美元,较周三收盘低0.04%。兰特汇率周三攀升至近11周内最高的16.8900兰特。

世界各国政府已经逐渐开始解除为遏制新冠肺炎病毒而实施的严厉封锁措施。目前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643万例,死亡病例超过38万例。

“最近几个交易日中,兰特兑美元持续上涨,涨势推动创下16.8900兰特的近期高位,“Nedbank银行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

“至关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兰特已巩固了这些天的涨势,稳定在17.0000兰特下方。明天市场将主要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但技术指标表明,兰特有可能进一步上涨可能”,该分析师表示。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备注:本站提供多种货币实时兑美元结算汇率信息,敬请关注。

Categories
休闲杂谈

威胁方方生命的大字报,已涉违法犯罪,警方应主动立案

公权机关更应该主动出击,在维护具体公民的生命安全的同时,维护好正常的公共安全秩序和社会稳定。

文/成都 朱达志

 

虽然简体中文网络上的“大字报”从未绝迹,但是四五十年前泛滥成灾的那种实体“大字报”,这些年也确实没再出现。

但殊不知,就在前天,久违了的纸质大字报又出现在了武汉街头。只不过,这次针对的不是“走资派”,而是作家方方女士。

4月14日,距离武昌法院两公里左右的大东门公交站台的玻璃上,惊现一张手写体“大字报”,标题为“告方方書”。其中不乏繁体字,我猜它应该是出自一个老年人之手;而从它的遣词造句的质量看,那人的文化水平应该比较低下;至于它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嘛,就更是等而下之了。

更重要的是,那张大字报明明白白地对方方发出了死亡危险,已非常明显地触犯了相关法律条文,危害了公共安全,在我看来已经涉嫌违法甚至犯罪了。


请看上面这张“告方方书”。一共两段内容,笔录如下(完全实录,包括标点符号):

吃人血馒头方方,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享受着国家体制内种种优好的福利和待遇,却干着严重伤害构陷国家的事情,不用方方你问我是谁,我知道我是谁,我只是一个乡下农人《昨天还在农田里播种花生》,尽管如此,但是,这不能妨碍我来武汉以流浪的方式对方方你进行憎恨和愤怒的表达和讨伐。

我强烈的要求方方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毫无保留的拿出来回还给国家,然后削发为尼或者以死的方式向国人悔错谢罪。否则,我个人将会以中华民族那种古朴的侠义方式对方方进行文攻武伐。

这篇“大字报”出笼后,不少人发帖或跟帖予以批评。大多数人还是很反感这种早已被法律禁止的“批判”形式;有人明确表示这种方式“不妥”;也有人表示它已涉嫌违法犯罪,我就是这样认为的。

方方本人则在昨天的微博上写道:

如果他写的是“民主自由”或是“官员公布财产”,他多半昨晚已在派出所了。但他针对和威胁的对象是我,这跟网民骂我一样,他和他们都不需要付出代价。警方也不会介意他是否对一个公民构成人生威胁。这也是我对此世道抱以期待的同时,又有着更多悲哀的原因。

从这段文字看,方方还是太过温和。来看看现行的相关法律条文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大字报”的作者明确要求方方“以死的方式向国人悔错谢罪”,否则他就“会以中华民族那种古朴的侠义方式对方方进行文攻武伐”,说白了就是,方方不自杀他就要去杀方方。这当然是赤裸裸的死亡威胁。

连带其他内容,很明显,“大字报”作者至少已经涉嫌违反上述法条的第一、第二项规定。并且,作者的行为已经对方方的生命构成了现实威胁。所以我认为,方方是可以报案的。

而鉴于那张大字报是贴在车水马龙的公共场所,有可能甚至已经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危害,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关寻衅滋事罪的相关规定,所以即便方方不报案,公安机关也应该主动介入,予以立案。

更何况方方日记事件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火爆的舆论事件,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针对方方本人生命安全的“大字报事件”,公权机关更应该主动出击,在维护具体公民的生命安全的同时,维护好正常的公共安全秩序和社会稳定。

但是,截止这篇短文杀青之时,事件已过去两天,我仍然没有看到有关部门的表态和行动,故而颇感遗憾。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Categories
时事新闻

南非政府考虑增加社会补助金以应对经济衰退

据南非每日商报网站4月14日报道,南非财政部长姆博韦尼周二表示,政府正在考虑增加社会福利补助金,作为在新冠疫情期间减轻经济衰退的措施。

姆博韦尼表示,财政部正在考虑通过银行系统扩大对中小微企业(SMME)贷款的支持,并将迅速修订财政框架,以将每日支出从政府的其他部门重新分配到卫生预算中。重新确定优先次序的要素包括增加医疗保健经费;基于经济活动减少的新收入预测;稳定债务计划;以及经济复苏计划。

此外,南非政府正在探索为疫情相关项目提供资金的全球合作伙伴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将向开发银行获得10亿美元贷款,并正在考虑向世界银行提出6000万美元的贷款,以及非洲开发银行提供的贷款。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Categories
时事新闻

南非贸工部警告持续封禁将严重打击南非汽车配件行业生存

据南非独立传媒网站4月15日报道,南非贸工部发布的最新产业政策战略报告显示,由于受新冠疫情全国封禁政策而一直关闭的汽车行业将受到严重打击,绝大多数公司将撤出投资,并在至少6个月内保持谨慎经营。

该报告称,预计南非国内和出口产量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低迷,从而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和投资低迷。严重的流动性停滞已经威胁到规模较小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供应商的生存,如果封禁期超过4月,这些小规模制造供应商将无法重新启动业务。这将大幅减少南非汽车零配件的本地含量占比,扩大与疫情相关的就业损失,逆转过去两年取得的配件本地化成果。

为应对这种负面影响,该行业需要政府计划的UIF支持,并在需要时获得直接流动性支持,政府需要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汽车开始生产,以尽快满足出口业务重新启动。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Categories
时事新闻

新冠疫情封国令延长14天,南非经济面临巨大负面影响

COVID-19

针对南非政府决定,将延长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封锁令14天,南非经济学家达维·罗特(Dawie Roodt)10日警告称,全国范围内封锁时间的延长,将对南非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并呼吁政府采取特殊措施以应对这一全面影响。

4月9日晚间,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宣布将原定21天的疫情全面封锁令延长两个星期,这意味着南非封国累计时长将达到35天。总统表示:尽管南非经济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承受着巨大压力,但草率结束全面封锁将扭转过去两周内已经取得的成果。

对于这一决定,罗特(Dawie Roodt)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封锁期限的延长将对南非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产生巨大影响。由于日常业务已基本停止,这些中小企业随之失去活力。罗特预计,今年南非将有高达约10%的中小企业出现经营规模萎缩,“此次疫情以及封锁令的延长,对于南非小型企业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罗特还指出,延长封锁令时间还将进一步增加南非的失业率。“目前尚不到三周的封锁时间,南非已经面临多达一百万的失业人口,如果进一步延长封锁时间,失业人数还将大大增加。”

南非西北大学社会与政府研究学院教授巴里·汉亚内(Barry Hanyane)亦指出,尽管南非政府已经采取了量化宽松的措施,但南非各行业遭受的巨大打击无法避免,特别是旅游业和航空业。由于这两个行业增长力取决于客流量与未来一段时间对安全形式的预期,因此将在此次疫情期间面临严重打击。

此前,南非央行已经发出警告,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影响,南非经济今年可能萎缩2%至4%,约有1600家企业面临破产。4月3日,南非货币兰特汇率突破19兰特/美元关口,创下历史新低。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Categories
时事新闻

防护装备短缺致南非一医院66人交叉感染

防护装备短缺,南非一医院66人感染

据美联社报道,南非卫生部长周二表示,过去几天,南非一家医院66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其中至少48人是工作人员。

南非卫生部长兹维里·麦凯赫兹(Zweli Mkhize)表示,在南非德班市圣奥古斯丁医院(St. Augustine’s Hospital )检测呈阳性的66人中,其中至少有48人是工作人员。

报道指出,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了严厉措施控制病毒传播,南非和卢旺达封锁了国家,包括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在内的非洲一些最大城市关闭。

据报道,非洲54个国家中有52个国家存在新冠病毒。在埃塞俄比亚,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说,三名机组人员检测呈阳性,但没有透露任何细节。他说,因为疫情该航空公司损失了5.5亿美元,削减了90%的航班。他还驳斥了航空公司将裁员的说法。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Categories
休闲杂谈

方方日记接龙之11: 方方说的真话,他们不爱听

江棋生近照

对真话的肯定,都有一个隐含的前提,一个不可或缺的硬核前提,那就是,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但是,说的必须是人话。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文/江棋生

 

我没有读过方方的任何文学作品。但是,我读完了方方的60篇封城日记;也读完了每篇日记后的网友留言。现在,我也来写一篇方方日记读后留言。

为什么方方日记那么受欢迎?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唐翼明先生说:“一句话,讲真话。”

什么叫讲真话或说真话?巴金先生说:“我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的话。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这就是说真话。”

真话的分量有多重?索尔仁尼琴说:“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我连发三问,并引述三位先生对说真话的看法,目的是想强调我的如下认知——我认为,三位先生对说真话的肯定,都有一个隐含的前提,一个不可或缺的硬核前提,那就是: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但是,说的必须是人话。

基于上述前提,让我们来逼视一下沈阳太原街上杨妈妈粥店的店长。那位店长“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于是就挂出了大幅标语:“热烈祝贺美国疫情!祝小日本疫帆风顺长长久久!” 店长先生并没有说假话,他说的就是心里话。然而,人们能称那位店长在“说真话”吗?不,不能。那位店长对别人的苦难如此幸灾乐祸,完全丧失了起码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他说的不是人话,而是人渣话,简称“渣话”。无疑,决不可把说渣话的人,称为说真话的人。一句渣话,比屁还轻。

走笔至此,我不得不再次提到鲁迅的一篇散文——《立论》。在那篇文章中,鲁迅讲了个小故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全家都非常高兴。满月的时候,主人迫不及待地抱出来给客人看。客人中恭维“这孩子将来要当官的”和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都得到了一番感谢。有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了一顿痛打。

不少人据此得到的结论是:瞧,这就是说真话的代价。对此,我不能苟同。

那位客人“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还说出了货真价实的“正确的话”,然而,人们能把他称为说真话的人吗?不,不能。说那句话的人(我假设他精神正常),情商归零:在别人孩子满月的时候,他居然说出不见一丝人间常情和真情的话,一句没事找抽的作死话!自孩提时代起,我就不爱说恭维话。但是,一般的恭维话,不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的恭维话,仍不失为质地偏差的人话。而那位客人的恶语,不是人话,近乎渣话。

回到我在文中的第一问“为什么方方日记那么受欢迎?”这个话题。除了唐翼明至为简明地说了三个字外,我还见到:南京大学丁帆教授给出了贴切的点评;阎连科、戴建业、冯天瑜、徐景安、刘川鄂、陈家琪、梁艳萍、苗怀明……说了中肯到位的话。我更见到:成千上万子夜无眠的网友,在残冬吞噬春意的凌晨星空下,在他们的潸然泪目中,留下了发自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我,不能答得更好。

那么,为什么60篇方方日记中,大半被删、小半存活?为什么在《观察者网》及类似的网站上,对方方日记全都是差评、恶评?为什么“恨她的人,骂她的人,不屑她的人,不可枚数”?

仿唐翼明之简明,我的看法是:一句话,方方说的真话,他们不爱听。

方方说真话,揪住“瞒”不放,“瞒”的兄弟“删”就迅速上场了。在物理学超弦理论所限定的十一个宇宙维度中(十个空间维,一个时间维;二湘的空间宝贵的十一维,超生了),腾挪变维,“删”弟如影相随:日记一篇篇被删,有一天,一下收到三个删帖的通知。怎一个删字了得?

方方说真话的尺度稍微放开了一点,“瞒”的另一位兄弟“封”,就厚颜出面了。方方日记本来是在她的微博上发的,李文亮医生去世那天,她的微博被关两周,封号禁言。

不必讳言,如果方方说真话的尺度再放开一点,那么,还有一位“瞒”的兄弟“训”,就会走上前台。方方会被有关方面或警方“请”去,接受训诫,责令闭嘴。借用一位网友的话,这就叫:你要交代,给你胶带。

如果方方答复“不能”、“不明白”,回到家里干脆放胆说真话,那么,最后一位“瞒”的兄弟“关”,就将赫然亮剑。在当代中国,以言治罪、把说真话的人关进班房这件事,一点儿也不梦幻。不是连鲁迅都不能幸免么?王诚不是早已在大声嚷嚷方方“颠覆国家政权”了吗?

再把话说透一点。在先前的极权社会,“瞒”还有一位最蛮狠的兄弟,它叫“杀”。3月5日方方日记里提到的遇罗克,就是因为说真话表达自己的人权觉悟,而被它残忍地夺去了年仅27岁的宝贵生命。那个年代,如果你说了官家不爱听的真话,而且抓进去后坚不认错、拒不认罪、死不低头,那么,纵使你像九头鸟那样有九颗高贵的头颅,也会被统统剁掉。

方方说真话,网友留真言。少数留言的尺度,已超越了方方的文字。不过,方方和网友终究没想、也没有惹毛和逼出“训”“关”两兄弟,尽管张宏良等人已然咬牙切齿,恨不得要将被其诬为“阶级敌人、文化汉奸”之方方活活埋掉。在长达60天的日日夜夜里,方方和站在她身前身后的千千万万网友,与“删”“封”两兄弟大战60回合,演绎了一场不期而遇的2020庚子大博弈;中间和王诚、齐建华、张颐武及假冒高中生的抠脚大汉等也过了几下招。在这场堪称自媒体时代奇迹的交锋中,卓越的记录者方方“用自己的文字和情怀打动了千万人心,也连接起千万人心”。然而,我必须坦言:最为触动我的心弦、也是最使我感佩的,是许许多多普通网友的精彩留言。他们说真话,说实话,说人话;且因良知之殷、三观之正而说得超乎想象的好!

方方日记和网友留言,不经意间成了时代画面的重心。与方方日记相比,与网友的留言相比,那些以“瞒”、“删”、“封”、“训”、“关”五兄弟为坚强后盾的官媒,除极少数例外,都令人鄙视,轻如鸿毛。

最后,我想把我3月12日自己日记中的一首诗,用作这篇留言的结束语:

艾芬发哨文,
一秒一枯荣。
网管删不尽,
接力催又生。

-2020年3月27-29日 于北京家中

作者简介: 江棋生:方方日记读者。一个方方的同辈人,一个多年顾不上读文学作品,但却每天不能不读方方日记的人,一个只想说真话的人。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Categories
休闲杂谈

方方日记接力之9:母亲,留在了2020年立春这一天

方方日记

我的母亲,留在了2020年立春这一天。那个追着殡仪馆的车,悲凄地喊着妈妈的女孩,又何止她一人。

母亲,留在了2020年立春这一天

文/绿蔷薇

 

前天,我接回了我的母亲,并带着她回到了老家,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我想,母亲一定会喜欢那里的。

从母亲离开我们的那天晚上开始,我就想用文字记录下这段时间的经过。只是觉得每次回想,都会痛彻心扉,加上家里还有老父亲需要安慰照顾,一直没有成文。这段时间,方方老师的日记,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我想,文字是真实情感的表达,比起空洞的讲述,要深厚得多。

知道母亲不舒服,是在元月10日那天,我从深圳出差回来的晚上。我们刚买了新房,原计划当天搬家。她不忍扫兴,强撑着精神和我们一起搬了过去。她主要觉得头晕,乏力。我想着估计晚上没睡好吧,新家里有暖气,可以让母亲舒舒服服地睡一觉了。

但第二天母亲开始发烧了,37.8度。我说服母亲,到家对面的医院去做个检查。周日的上午,普爱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我当时想,人们的工作都挺忙的,只有周末有时间看病。母亲检查了血常规,咽拭子,心电图及大小便,但都正常,包括体温在内。大夫忙得够呛,她只开了点抗病毒的药给我们。门诊里不时有些病人等得焦急,她还要帮助调解,那层薄薄的蓝色口罩外,眼里写满了疲惫。

吃了一天的药,妈妈说她精神好多了,她要去菜市场给她最爱的外孙买点新鲜食材。好久没陪母亲逛市场了,我挽着她,高高兴兴地,好像又回到了小女孩的时候。途中,母亲告诉我哪家摊主菜新鲜,哪家摊主人缘好。想来,那是我最后一次陪母亲逛菜场了。

然而好景不长。母亲晚上又发烧了,并且还有些腹泻。我挂了协和消化科的号,但母亲坚决不去。我知道,她不想耽误我的工作,也心疼看病的钱。

元月17号早上,母亲实在拗不过我,答应再去普爱。这次呼吸科有两个医生一起在看门诊,我注意到他们戴的不是普通口罩。患者比上次还要多。好不容易排队做完CT,我把结果拿给医生看时,他说了一句,就怕这个。他说最好住院,但住院部已经满员。最后,他开了两天抗生素,在门诊点滴。静脉注射室里,只有两个护士,排队打针的患者,队伍已经快排到门诊大门口。我意识到不妙,给母亲买了护理口罩。那个时候,手机新闻里偶尔弹出的关于华南海鲜市场的信息,并没有引起我的关注。

小年,本来约好妹妹一家过来吃年饭。母亲自CT确诊是病毒性肺炎后,就一直住在老房子里,并且坚持自己单住。还好在同一栋楼,但除了送饭,她不让我们靠近。小年饭,母亲缺席。妹妹一家回去的时候,我看到母亲在阳台上目送了好久。她后来给我发信息,说她一定好好吃饭,争取早点痊愈,大年三十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

两天的输液打完了。再来开处方时,遇见了第一次看病的大夫。她看了母亲的病历,说发烧时间太长,必须住院治疗。她马上联系了住院部,并告知我们只要有床位出来,就会联系我们。幸运的是,当天下午我们就收到了住院部的入院通知。后来,当目睹门诊和急诊患者为了一张病床求救无门的人间炼狱,我觉得这是母亲唯一的幸运。

但是,直到母亲住院的时候,我还没能把母亲的病和华南海鲜市场及新冠病毒联系起来。母亲本本分分,既不吃野味,也没有去过华南海鲜,她不可能得这个病。

疫情早期,病房并没有封闭。但母亲坚决不让我们陪护。我深知母亲脾性,不敢违拗她。第二天,她一早就电话给我,病房又加了两张床,是一对母女。她再三强调不准我们任何人到病房来,如果要送饭,她自己到门口等。通话的时候,就听到她在不停地喘气。

父亲熬了汤,我给母亲送过去。但母亲不在病房,问过护士才知道,她拍CT去了。护理部实在人手不足,她是一个人去的。我赶紧跑到CT室。远远地,我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捂着胸口,憔悴而痛苦。我轻轻地喊了她一声,慢慢走近她。她看到我,焦急大吼:不要过来,给我回家去!那声音,像是使出了全部力气。我停住脚步,不忍再去看她的表情。一转身,眼泪就掉了下来。估计妈妈那个时候,已经知道,她患的不是普通肺炎。

武汉封城了。超市人多价高。医院打来电话,说母亲情况不太好,要上高流量氧。我慌忙着带上钱,也不敢跟父亲说,直奔医院。母亲小小的个子,闭着眼睛蜷曲着卧在床上。我不敢和她说话,担心她看到我后有什么过激的行为。在病危通知上签字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往下流。我乞求医生,一定要帮助我们救她,不管需要花多大代价。

丙球蛋白从母亲住院那天就开始用,是到处药店搜罗来的,我甚至去了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只要对母亲的病有好处,只要我能买到。我开始怀疑母亲是不是患上了新冠。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开始正视这个病。之前,我们都认为,它离我们很远。

大年三十,病房全封闭了。我在电话里乞求医生,请他帮助带点年饭给母亲,好心的医生答应了。但后来才知道,母亲并没有吃。

元月28日,母亲做了核酸检测。结果第二天就出来了,阳性。这个消息是母亲的管床医生告诉我的。她和她的同事们,也都对这个病充满未知和恐惧,但她们依然没有退缩。感激她们。

母亲越来越虚弱。电话里,她不停地喘气,但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们不要到病房来。我只能不停地鼓励她。语言都是苍白的,我要想办法去病房照顾她,不管她如何反对。我乞求医生让我来照顾母亲,他们最后同意了,但防护得自己做好。

一直以来,防护用品都是紧缺的。我们连N95口罩都买不到,更别提防护服。我穿上最紧身的棉袄,戴上护理口罩。为了让母亲放心,我还戴了浴帽。

病房里,母亲蜷缩着,一动不动。我上前喊,妈妈。母亲慢慢地转过身,胸口开始不停起伏,仿佛每一个动作都牵动全身。我的眼泪又涌了出来。她看了半天,确定是我,下意识想伸手拉我,但立即又缩了回去,放在另一只手的静脉扎针处。她喘了粗气,断断续续地说,你赶快走,你要不走,我就拔针。我退后了几步,说,您看我的防护都做到位了,没有关系,就让我照顾您吧。母亲瞪着我,眼里充满血丝,大吼,你赶紧走!她的胸口起伏更剧烈了,旁边的监护器发出了尖锐的叫声。我赶紧喊来护士,并退出门外。在门口,我只能远远看着,看着护士调试机器,帮助母亲重新躺好。

不知站了多久,母亲慢慢平静了下来。我只能再次乞求医生,请他们帮助照顾我的母亲。我甚至差点下跪。好心的医生安慰着我,我也知道,这么多的病人,他们照顾不过来。等走出医院,我才发现,我把自己的手抠出了几个血洞。

2月2号,初九了。我每天都会在下午打电话到医院,向医生了解我母亲的病情。现在援鄂的医疗队来了,大大缓解了医疗人员和物资的紧张。母亲所在医院是武汉第二批定点医院,当时的援助队伍来自浙江宁波。前一天晚上在和母亲的电话里,她还断断续续地说,等她好了,一定要好好感谢这些好心又勇敢的人。但那天中午却收到了医院的电话,说母亲情况危重,需要上无创呼吸机。

我带着四处筹来的丙球蛋白,在病房门口等到了来自宁波的杨主任,想进一步了解母亲目前的情况。我有种不好的预感。我请求主任能让我再次进入病房看看母亲。我想,母亲应该有很多话要跟我说,比如病房里她是怎样独自熬过的这十多天,比如她肯定想像以前一样,让我挽着她,头靠在她的肩膀上,听她说话。但是,主任坚决地拒绝了我,并强调她们一定要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也许主任不忍看到我乞求的可怜的眼神,她答应晚上让值班医生到母亲病房里和我视频连线,让我可以在手机屏幕上见见母亲。

晚上,我准备好的很多话,在手机接通看到母亲的时候,都没有了,只剩下眼泪。我的母亲,瘦弱的身体已经被病魔折磨得没有力气。她戴着面罩呼吸,不能讲话,但她的手却一直挥舞着,我知道,那是她想再一次将我抱在怀里。除了流泪,我只能不停地鼓励她,哪怕这些话很苍白。

我的父亲,我一直忽略的父亲,在拿起手机开始,就不停地喊着母亲的名字,甚至连手机都拿不稳。我知道,沉默的父亲,温和的父亲,在用他的方式,鼓励着和他一起走过四十年的老伴。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母亲。

我终于找到了专门负责丙球蛋白的销售人。价格虽然高,但至少不会担心买不到了。上了呼吸机后,主任说需要将母亲丙球的剂量加大。2月3号我刚将买到的丙球送到病房门口,就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母亲还是戴着呼吸机,只能呜呜地发出声音。但,我知道,她仍然在说,你就在家里,不要来医院。她一直重复着这句话,我流着眼泪,不停地点头说好。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母亲已经预料到了什么,她在告诉我,不管怎样,都不能来医院。这,是我最后一次听到母亲的声音。我的母亲,到了最后时刻,想着的还在我们的安危。

2月4号,立春。万物复苏。我收到了医院的电话,母亲在抢救。我慌乱无措,和妹妹在医院大门外。但是我们除了焦急等待,什么都做不了,甚至不敢給医生打电话,怕听到不好的消息。但,我们还是等来了噩耗。

我的母亲,留在了2020年立春这一天。那个追着殡仪馆的车,悲凄地喊着妈妈的女孩,又何止她一人。

夜,很黑,很长,整座城市静寂着,等待天亮。

天堂里,有鲜花,还有阳光。我知道,您一定在微笑着,看着我们,就像和我们在一起一样······

 

作者简介:绿蔷薇,坐标武汉硚口区,武汉疫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方方日记读者。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Categories
时事新闻

南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26例3例死亡,拉马福萨发表抗疫讲话

南非时间3月30日星期一晚,旨在遏制新冠肺炎的传播,南非启动实施21天全国封锁后的第4天,拉马福萨总统在对全国发表的讲话中宣布:南非目前感染人数1326例,死亡3例。

政府正在启动一项庞大的医疗项目来筛查居民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出现症状者将被转移到医院或流动诊所。那些有中度症状的患者将继续在家中或政府中心中隔离;同时将启动一个广泛覆盖的“追踪系统”来检查那些感染了冠状病毒的患者与他人的接触史。

拉马福萨重申了政府的承诺:即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所,帮助小企业,为缺水地区提供饮用水。他表示,政府正在加紧考虑为小企业提供支持的方案。

总统表示,非正规贸易者的收入正在减少,工人们正在失去他们的收入,长者和体弱人士受到关注,学生们担心他们的学习,我们所有人都在这个时候经历着各种焦虑。“有些人认为冠状病毒不是真的。它感染了富人和穷人,年轻人和老年人……那些在城市和那些在农村地区。让我们不要认为这是别人的问题。”

总统感谢南非人民在这段时间的自律。他补充道: “还是有些人没有意识到形势的严重性”。

总统表示:政府意识到了封锁造成的巨大损失,但拯救成千上万的人是绝对必要的,这种疾病正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

拉马福萨表示:“从中国武汉撤离回来的南非公民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因为他们经历了65天的禁闭。” 总统表示,他会见了114名从武汉撤离的南非公民,这些人在隔离两个星期后,现在已经回到了他们的家人身边。他们在武汉被封锁了51天,然后在林波波度假村波罗克瓦内被隔离了14天。总统强调:“我们都应该为他们的健康感到高兴。”

拉马福萨总统说,南非人民需要团结一致抗击病毒。他赞扬农场工人、技术人员、看护者、医务工作者、出租车司机、垃圾清运员、超市工作人员和所有基本服务工作人员是“无名英雄”。总统表示,有1万8千人的安全部队在公共场所保护人民,同时强调“不会对我们的人民造成伤害”。

拉马福萨总统表达了对南非两大家族以及中国马云和阿里巴巴公司捐赠的感谢!总统对那些向政府团结基金捐款的人表示感谢,该基金的目的是在这段时间帮助弱势群体。

总统说:“在我看来,毫无疑问我们会取得胜利。”他补充说,公民们已经团结起来与病毒作斗争。

总统指出,封国计划将给经济带来压力,但他再次强调这种措施是必要的。总统最后补充道:政府正在努力并设法减轻冠状病毒对经济增长的压力。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Categories
休闲杂谈

方方:我的南京爷爷汪辟疆

因为父亲从没有提及过我的祖父,故而我小时候都一直以为南京爷爷就是我的爷爷。及至许多年后,才晓得南京爷爷汪辟疆是我祖父的哥哥,而我的祖父汪国镇则在很久以前即被日本人杀死了。

我的南京爷爷汪辟疆

文/方方

 

南京爷爷在我心目中永远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时才四岁。那是1959年的夏天,已经在武汉定居的父亲和母亲利用暑假之便,带我和三个哥哥回南京探望爷爷和婆婆。那时爷爷一家还住在晒布场5号。因为父亲从没有提及过我的祖父,故而我小时候都一直以为南京爷爷就是我的爷爷。及至许多年后,才晓得南京爷爷汪辟疆是我祖父的哥哥,而我的祖父汪国镇则在很久以前即被日本人杀死了。

我出生的那年父母和南京爷爷住在一起。后因家中人多房少,我们一家租住进爷爷隔壁的房子晒布场2号。那是著名诗人、哲学家宗白华先生家。南京爷爷与宗先生当时皆为南京大学的教授。

对于南京爷爷,我所知道得实在是太少太少。爷爷死的时候,我才上小学四年级。其时正值文革前夕。此后,大家都生活在波谲云诡之中,做父母的想起自己祖辈的成分便战战兢兢,又何曾敢对儿女们谈起往事?所以,我除了知道爷爷是一个有名的教授,出过一本《唐人小说》的书,毛笔字写得非常之好并且是用左手书写而外,其它的几乎全都不知。直到我上了大学之后,才从母亲嘴里略知一二。而更多的内容,却是从堂姐令美提供的资料中获悉。

南京爷爷1887年出生于江西彭泽县黄花坂老湾汪村。彭泽自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地方。最著名的传说便是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去了彭泽县令之职。汪家从安徽迁去江西后,到爷爷这一辈已不知是第十几代传人。据说家乡的族谱上把每一代的来龙去脉都记得很清楚,只是我们远在异乡一无所知而已。在彭泽这块土地上,汪家祖祖辈辈出了不少的读书人。据说有一个祖先还中过状元,《彭泽县志》上亦记载过此事。

南京爷爷五岁开始读书。因其秉性聪慧,能过目不忘,深为塾师喜爱。二十世纪初,他的父亲际虞公到河南做官,便带他去了身边,同去的还有他的弟弟,也就是我的爷爷汪国镇。

南京爷爷在十七岁时考入了河南客籍高等学堂,并于二十一岁时毕业于此。次年便被保送北京京师大学堂,他的弟弟汪国镇亦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但我不知道他们兄弟二人是否同年入学。所知的只是南京爷爷在那里专攻中国文史。据说学校图书馆有许多世间不传秘本,明清禁书尤其之多,南京爷爷在那里研读不忍释手,曾写了六七本阅读笔记。这一段历史,作为后人的我们,相距的确是太遥远,南京爷爷在这期间有过什么样的轶事,我想现在恐怕也没人知道。

南京爷爷毕业后曾一度去上海,在上海他结识了不少文人朋友,像苏曼殊这样的诗人,爷爷也都有过交往。后因他的父亲去世,回家守制三年。想必在这三年中,南京爷爷读尽了家藏书籍,否则他又是怎样度过那一千多个寂寞岁月呢?

三年后,他到南昌省立二中作国文教员,然后又在熊育锡创办的江西心远大学作文科主任。1925年,南京爷爷因校事再度进京。因了章士钊的坚留,在北京教授女子大学,之后的一段岁月,他又因第四中山大学之聘,而至南京。教授目录学、诗歌史等课。此后,他就一直留在了南京,而学校几易其名,即为现在的南京大学。南京爷爷在这里一呆便是38年之久,一直到他去世。

在我的印象中,南京爷爷有一头短硬短硬的白发,常抑扬顿挫地用他变了味的乡音唱诗。在南大期间,听说,爷爷经常与黄侃、汪东、王伯沆、胡小石等诸多教授一起,登高望远,饮酒赋诗。

我曾经读过程千帆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其中便说到他们这群教授当年的“文酒登临之乐”。其中一回,有七位先生去鸡鸣寺集会,一时兴起,意欲作诗,却苦于没带笔墨,于是便找鸡鸣寺和尚讨得一支破笔,在两张毛边纸上挥笔写就,每人四句,联成一诗,为《豁蒙楼联句》。此诗至今仍被收藏。读着这样的雅事,想象当时书生意气之情景,又是何等令我等后辈俗人羡慕!

1957年我离开南京时,浑然不知南京人事,但1959年父母带我回南京看望爷爷时,我才对爷爷和爷爷的家留下了印象。爷爷在南京的房子当时有三层楼,爷爷住在一楼,他的房间和婆婆的房间门对门。

爷爷总是坐在侧门口,每当我路过那里,他便抬起腿一伸,在门口架起一道栏,不让我进门。直到我急得意欲放声悲哭时,他才哈哈大笑着收回他的腿。爷爷管我叫小妹,他浓厚的江西口音使得这“小妹”二字变成了“肖妹”。

爷爷每天要喝牛奶,我的小哥哥自小嘴馋,总是到他的房间想要讨牛奶喝。而爷爷却故意逗他,偏不给他喝,只给我和我二哥喝。有一天小哥哥忍无可忍,一怒之下摔了爷爷的碗。爷爷立即像个小孩子一样叫了起来:“赔我的宝碗!赔我的宝碗!”我的小哥哥听说这是宝碗,便如同犯了天大的错误一样,脸都吓白了。这件事,后来是我家里谈起南京爷爷来,常常要提的事。大家总是说小哥哥还欠着爷爷的一只碗。

南京爷爷虽是父亲的伯父,但父亲对南京爷爷有着情同父子的感情。或因为父亲在上海读书常去南京之故,也或许是因为祖父去世过早父亲以南京爷爷家为己家之故,总之父亲的生活里充满了南京爷爷的烙印。父亲喜欢古典文学,常同南京爷爷信来信往谈诗论词,爷爷亦经常开出书目甚至亲自寄书来指导父亲的阅读。爷爷编写的《唐人小说》,父亲读过好多遍,书上布满了他阅读时勾勒的红线以及他作的眉批。每当我和小哥哥吵着要父亲讲故事时,父亲便把唐人小说里的故事一个一个地讲给我们听。讲完都要说,这是爷爷《唐人小说》里的。因了父亲这句话和他讲述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唐人小说》便成为了我最早阅读的古典文学作品。

有一年,爷爷中了风,半身偏瘫。但他仍然坚持著书立说。右手不能写字,便用左手写。他用左手写出来的字同样潇洒漂亮。他给父亲的信后总是落有“方湖左笔”四个字。父亲常常在家说爷爷这样一个老年人,人都中了风,却还这样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而且用左手练出那么一笔好字,这得什么样的毅力才能做到呵。父亲说这些话时总是感慨万千,然后便要求我们当以南京爷爷为榜样。爷爷的坚韧不拔的精神,真是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南京爷爷同父亲有过许多通信,信都是毛笔所写,六十年代,父亲把这些信装进麻袋,藏在厕所的顶上,这使它们逃过了劫难。这些信我大多都读过,小时并不觉得如何,成人后便能感觉到信中满是爷爷的纯真善良。

大约是一九六二年,南京修路,晒布场爷爷自家的房子要拆了。国家拟另盖一栋房子给爷爷一家居住。这期间,爷爷一家必须住一段时间的过渡房,等新房盖好再迁入进去。对于爷爷这样一个大家庭,这是件很麻烦的事。但是我在爷爷给父亲的信中,看不到爷爷有半点的怨言,倒是满纸的欢欣。一信说:

我近时已经移寓南大宿舍鼓楼四条巷二十六号,晒布场五号之屋因东海路开辟已经拆去,非但我屋,即宗白华与前王晓湘、熊纯如、汤用彤宅都已让出。将来此路为沪宁之第一条最新最美之大马路,当与北京媲美可断言也。

还建的新房选好地皮后,南京爷爷又在信中如是说:

新宅已在峨嵋路正式动工,其地左玄武右鸡笼(即北极阁),前林后岗,风景极佳,适宜住家,较之珍珠河旧宅更为优胜。

因为父亲是上海交大土木建设专业毕业,在新房修建期间,爷爷便希望父亲能去看看房子结构情况。父亲便专程去了一趟南京。父亲认为新房比之老房子结构合理,更适宜于居家生活。后来爷爷搬入新宅后,果然甚觉满意。爷爷在来信中说:

我自问无德于人,年来蒙党与政府格外照顾,又不能稍竭绵薄替人民有所尽力,居之有愧,真不知如何来报答也。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真诚呵。

爷爷的新房子是一幢二层西式带花园的楼房。据说六十年代时,爷爷做政协委员,因中风半身不遂,好几次小组讨论会都在那幢小楼里开。

“补白大王”郑逸梅且在《文汇报》上写过《 汪辟疆筑屋峨嵋岭》一文。但是在爷爷去世三十年之后,他的房子却在近年被强行拆除。既不属于市政扩路建设,也非重点工程需要,仅仅只是一家区房地产公司要建一栋商品楼而已。伯父汪越曾多方呼吁,希望能将这幢私宅保留下来,但却未能成功。座落在峨嵋路上爷爷的那幢小楼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这大概是九泉之下的爷爷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徜能想到,他又该是何等的痛心。

南京爷爷死于一九六六年初,有幸逃过一劫。听堂兄堂姐们说丧事办得很是隆重,到处都堆着花圈。只是一九七二年我去南京,亲戚们带我去雨花台望江坡公墓为爷爷扫墓时,已经想见不到当年的隆重之景了。爷爷坟头的石碑被砸倒在路边,一捧黄土覆盖了爷爷慈祥的面容。我们再也见不到他的容颜,亦听不见他的声音。

只是在我们的心里,爷爷却是永远活着的。

 

作者简介:方方,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泽,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居于武汉。中国当代女作家,湖北省作协原主席;代表作《水在时间之下》《万箭穿心》《风景》,长篇《是无等等》;中篇小说《风景》于1987年发表,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并成为中国“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更多:方方:我的南京爷爷汪辟疆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Categories
休闲杂谈

方方:很多年前的声音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对文学的意义产生刻骨体会:原来一个诗人的生命能以这样的方式延续千年;原来真正的文学竟能够超越无数朝代在民间如此鲜活地生长。

这是方方很多年前的一篇文字。虽然非常短,但是在我看来,很好地诠释了为什么她会在这次的封城中拿起她的笔,不停歇。

很多年前的声音

文/方方

很多年以前,那时我还没有大学毕业。有一天我去到秭归。这正是端午节前夕。站在在屈原故里的牌坊下,看着简陋而古朴的民居,觉得一切都平淡,心里似乎并没多少感触。

次日清早,天还黑着,突然有呼喊声从天而落:

三闾大夫哦,听我讲,你的魂魄哟,不可向东方。东方有魔鬼哦高数丈,人到那里必受伤。……

那孤单而苍凉的声音,瞬间响彻全城。仿佛呼唤,又似歌哭,更似长啸。

我几乎从床上弹跳而起,惊愕地听着高音喇叭中一声又一声的叫喊。这声音对于我,有如来自千年之前。它穿越过漫漫时空,跨过更替不停的朝代,披风载雨,翻山越岭,来到我的耳边,轰雷一样在炸响在我的心里。

同室的朋友告诉我说,这是秭归的招魂曲。每年端午都要唱。为了屈原。千百年来,人民一直在为他担忧。

我从未那样强烈地感觉到诗人的力量。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对文学的意义产生刻骨体会:原来一个诗人的生命能以这样的方式延续千年;原来真正的文学竟能够超越无数朝代在民间如此鲜活地生长。

几十年过去了,那个声音始终影响着我的写作和我的人生。

我很庆幸,在我刚刚踏上我的写作历程之初,我就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作者简介:方方,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泽,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居于武汉。中国当代女作家,湖北省作协原主席;代表作《水在时间之下》《万箭穿心》《风景》,长篇《是无等等》;中篇小说《风景》于1987年发表,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并成为中国“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Categories
休闲杂谈

方方: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3月24日终篇)

方方武汉日记 完结篇(3月24日)

设若有人想轻松勾掉这一笔,我想那也绝不可能。我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写,也要把他们写上历史的耻辱柱。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

文/方方

 

封城第62天。也是我的记录的第60篇,说是终篇也可以吧。

很巧,今天看到通告:武汉以外地区,已经全部解封,凭绿码可以自由行动。而武汉市,将在4月8日解封。武汉很快就会重新变得生机勃勃。我原说记录到开城,就终止。后来发现开城并不像封城那样是一个紧急行动。它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个部分一个区域地开封。所以,我想,我完全可以在疫情缓解下来,大家开始进入工作时终止。跟朋友们也都说了这一想法,大家几乎全都支持。由此,也经历了从54篇,延长到60篇的过程。意想不到的是,这最后一篇,竟与开城通知同步,真是很值得纪念。也就是说,我的记录,从初一开始,一直写到开城通知下达的那天,很完整。我大哥在3月14日根据确诊人数和每天减少的人数做了个计算,他认为武汉4月8日可以解封。没想到,他居然算准了。大哥自己也很高兴,说“我的粗糙模型居然猜中武汉解封日”。

今天中午天还很明亮,下午突然暗了下来,还下了一点雨。阿姨发信息说,她可能明天回到武汉。我的心头顿时一松。阿姨做饭的手艺不错,以前同事经常跑到我家来蹭饭,待市内可以自由流动时,估计他们蹭饭的时候又快到来,我自己的艰难日子也终将结束。

关于广西梁护士一事,今天我必须要作一个清楚的说明。昨晚在写记录时,我收到医生朋友的信息,这信息,也是他的朋友中间相传的。这是一张图片,上面分段写着:“广西那位晕倒的护士今晚在我们医院走了。也是妈妈的女儿,只有28岁。再也回不去的逆行者,真的是为武汉拼过命。”医生朋友感慨万千,我也很难过。此前,女护士急救的事,很多媒体都给予过报道。为了确保这个信息准确无误,我将此图片转给了协和医院一位大咖医生,请他确认。他给我回复是:“脑死亡,很不幸”。想来是我的医学知识太缺乏,我以为针对我的询问这是一个确定的回答。便觉得梁护士不能这样悄无声息而去,这件事应该记录下来,以让人们永远记住她,于是写进了昨天的日记。今天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网上也有辟谣消息,下午我再次向两位医生询问。俩医生都对我作了一番带专业性的讲解,然后态度几乎相同,说那就还是道个歉吧。我想,也是。所以,在这里向所有读者表示真诚歉意,更要向梁护士家人表示真诚歉意。这也说明,梁护士的生命,是我们所有人都很关心的事。正像短信中所说“她是为武汉拼过命”的人。希望她有朝一日,能醒过来,我和我的医生朋友都会一直关注她的一切。也感谢大家对我的提醒。

昨天,有朋友传来一篇文章,说是有人喊话你,请你“去参与武汉市民联署,证明你不是一条美狗”。看这标题,觉得低幼和恶俗到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撰文者的名字,我就不提了吧,听说是博士,真不知这书是怎么读过来的。有点好奇此人的本科学历是不是也在北大,或者,有没有读过本科?按说,只要读过本科,品位都不至于低至如此。文章还没来得及看,就又听说,官方已找署名者谈话了,这项行动被制止。朋友笑道:你没机会证明了。其实,我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非常有意思的是,中美政客们在相互指责对方,怼得来劲时,而中美的医生们却联合了起来,他们在商量怎样拯救病人,讨论用哪些药物对于降低死亡率确实有效,哪种治疗方式更好。也谈怎样防护、怎样隔离之类的话题。在武汉疫情紧张时,华人扫空货架上的口罩,捐赠回国,而此刻的美国医生,却遭遇到口罩和其他防护物资的缺乏。有华人朋友说,我心里觉得好对不起他们。而医生们,亦在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些医生,不带政治偏见,没有国别意识,彼此请教经验,相互提供线索。你能感受到的,就是医者的仁心大爱:这是对人类的爱,对人的爱。我心想,职业不同,果然看事物的角度和做事情的方式,也都完全不同。我喜欢这些医生的职业精神和心理状态。

尽管今天是最后一篇,但并不是意味着以后我什么都不写。我的微博仍然是我的平台,我依然会像以前一样,在微博上表达我的观点。而敦促追责的事,我也不会放弃。很多人在留言中表示,官方不可能追责,这件事看不到希望。官方最终是否追责,我也不知道。但是,无论官方怎样想,作为被封在家两个多月的武汉市民,作为亲历亲见了武汉悲惨时日的见证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那些枉死者讨公道。是谁的错误谁的责任,就将由谁自己承担起来。如果我们放弃追责,如果我们将这一段日子遗忘,如果有一天我们连常凯的绝望都不记得了,那么,我想说:武汉人,你们背负的不仅仅是灾难,你们还将背负耻辱。忘却的耻辱!设若有人想轻松勾掉这一笔,我想那也绝不可能。我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写,也要把他们写上历史的耻辱柱。

特别想要感谢那些天天围攻我的极左分子。没有他们的激励,像我这样懒散的人,或许早就不写了,也或许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写不了这许多。而我这样的信手拈来的记录,又会有多少人去看呢?尤其让我高兴的是,他们此番对我的攻击,几乎拼出了全部家底。集结了他们所有的队伍,差不多每个人都写了文章。但是读者们看到的是什么?看到了他们混乱的逻辑,畸形的思想,扭曲的观点,低劣的文字以及下等的人品。总之,他们天天揭自己的短,天天展示自己变态的价值观。人们此刻方恍然:啊?原来这些极左大V是这样的!

是的,这就是他们的真实面目,那个给我写信的高中生的文字和思想水平,大约就是他们的最高水平了。其实早就有人对极左有过非常精准的概括,网上应该还能查到。这些年来,极左尽管水平低劣,可他们就像新冠病毒一样,一点点传染我们的社会,尤其他们好在官员们的鞍前马后活动,以最快速度传染给众多官员。那些病毒的感染者,反过来,成为他们的庇护人,助力他们一天天坐大。大到嚣张无比的程度,大到有如黑社会的架构,整个网络,可任由他们呼风唤雨,随意凌辱意见不合者。正因为此,我要一次又一次地说:极左就是中国祸国殃民式的存在!他们是改革开放最大的阻力!如果听由这股极左势力横行,放纵这种病毒感染全社会,改革必定失败,中国没有未来。

另外,最后一篇,我自然要说几句感谢话。谢谢那么多读者的支持和鼓励。无数的留言和文章,都让我感到:哦,原来这么多人和我想法一样。原来我的背后并非空空荡荡,而是有一架又一架大山。另外也要感谢二湘,是她在我微博被封时,给我提供了最大帮助。没有二湘,我的日记恐怕也难以记录下去。此外,还要感谢财新和今日头条,他们亦是在我无处发文时,及时地给我提供平台。这些帮助,从另一个角度,也给了我莫大的心理安慰。使我在这些日子里,从未觉得孤单。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
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
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备注:“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出自圣经新约全书《提摩太后书》第四章第七节;原文如下:

【提后4:7】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提后4:8】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作者简介:方方,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泽,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居于武汉。中国当代女作家,湖北省作协原主席;代表作《水在时间之下》《万箭穿心》《风景》,长篇《是无等等》;中篇小说《风景》于1987年发表,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并成为中国“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Categories
休闲杂谈

方方:所有的疑问,都无人回应(3月23日)

方方武汉日记 3月23日

如果这样天大的事不进行追责,我不知道官方怎么向天下人交待。而我也会一直追踪进展。

生命中断在抗疫的最前线,她叫梁小霞,今年28岁

文/方方

 

封城第61天。我从初一(元月25日)开始在微博作记录,比封城晚了两天。所以,这是第59篇。

今日大晴。很舒服的天气。下午终于把狗送到了宠物医院。它的皮肤病再次发作,全身溃烂,不治疗也是不行了。我自己手指也裂口,不敢轻易处理。宠物医院很快给我发来视频,说洗了一大盆黑水。并且要把它的毛全部剃光治疗。这只狗是2003年圣诞夜出生的,今年底将满17岁,也是实在太老了。与我同期养的那些狗,几乎全部死了,只有我家这只坚强地活着,而且能吃能玩,现在有点老眼昏花,听力衰退。进入老年后,它的皮肤问题就很难治断根。平时我隔一阵送它去宠物医院洗药浴,吃药并治疗。但这一次,时间隔得太久了。好在,一切好转,有医院照顾它,我也总算放下心来。

街上,好几路公交车开始试运行,地铁站也在清理和消毒,为即将开始的通行做准备。这些消息,人们纷纷相互传达,均有惊喜之感。而之前每天公布的惊悚数字,现在一律是0。持续为0,已有五天。

小哥一早便在群里贴照片,他们小区今天有人来理发。说是十分钟快剪,正好在他家窗下的操场上。今天的阳光晴好,居民们排着队,距离相隔一米左右,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小哥说,排了一整天。这个小区曾经是武汉危险度最高的小区之一,现在也列入到无疫情小区名单里。小哥宅家里时间,已远超六十天,他今天显得特别轻松。对于小哥这样身体比较弱的人来说,两个月没有生病是上天对他的恩赐。

春节前,从武汉外出的人,用周市长的话说,有五百万。这几天已经看到通知,凭着健康码,他们大多人都可以回来。我家阿姨也给我留言,她大约在这两天也会到家。一批逗留在海南的同学,原来我们还约着一起吃海鲜来着,结果天天看他们在海边晃。我们被困在家,他们被困在外,现在他们也可以轻松地驱车返汉。

据说,现在的武汉,进来容易,出去难。这让我想到,那些在封城之前来到武汉的人呢?他们是否还在这里?滞留武汉两个月,恐怕也算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吧?他们会有多少人呢?恐怕没有人精确地统计过。我今天随便问了一下,发现竟也不是小数目,而且他们仍然在此滞留。目前,武汉所有的交通工具均未开通,飞机、火车、长途汽车,甚至自驾的小车,也都不能外出。那些滞留在武汉的人们,以及为他们担惊受怕的家人,怎样度过这春来冬去的两个月,想想觉得好辛苦。

邻居小Y告诉我,在他们的“影子梦之队”志愿者中,就有两个回不去的外地人,一个是广西南宁的,他是看到武汉疫情后,专门赶来当志愿者的,结果遇上封城,回不去了。还有一个是广东人,也是没有交通工具回去。志愿者队伍管他们的吃喝住。还准备开城后,帮他们买返程的车票。一直跟我介绍疫情进展情况的医生朋友今天也说,他有几个朋友,封城前来武汉出差,结果被都封在了这里,回家不得。这一待即两个月,来时尚是寒冬,此时春分已过,连衣服都没有得换。有个朋友是北京一家公司的老总,人回不去,公司也无法运作。

在疫情中,这些不幸滞留在武汉的人们,真是太边缘了。很长时间里,甚至没有人想起他们。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没吃没喝住在城市的地下通道时,被记者发现,写了出来。人们这才想到:哦,还有这样一批人。哦,这些人太惨了。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办法,让他们有地方可住。然后,又有这么多时间又过去了,想不到的是:他们居然还滞留在这里。他们比起有家的九百万武汉人,更急切地等待着开城。有时候想,这世上如果多几个有心人,帮着政府出出主意,想点办法,让他们早点回家,不也很好呢?比方,统计一下人数,看看他们的健康码,一个省一辆车,送他们到其省会,由对方指定酒店隔离,14天后即可回去。这也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呀。想得到就能做得到。这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可以帮助那么多人从困境中解脱,为什么不试着做一下?

北京拒绝湖北的人入京的信息,从昨天传到今天。我一直不敢相信,直到现在,我仍觉得不可信。因为,我实在不知道一个健康的湖北人和一个健康的非湖北人有什么差别。如果北京真的拒绝湖北人进京,那是湖北人的倒霉,却并不是湖北人的耻辱。耻辱的是提出这个建议和采纳这个建议的人。当然,也是文明的耻辱。很多年后,我们回头看,原来,2020年,我们的文明史是在这样的一个刻度上。所以,我现在还是不愿意相信这一事实,不过它却值得记录下来。

今天也有一个坏消息:很多天前,在武汉援助的医护人员中,一个广西的年轻护士在医院里突然昏厥。得幸当时很多医生在场,迅速急救,将她抢救了过来。这件事,媒体都有过报道,我们也为她的死里逃生而庆幸。但是晚上,医生朋友告诉我,她还是去世了。生命中断在抗疫的最前线。她叫梁小霞,今年28岁。让我们永远记住她,也愿她安息。

这几天,追责的声音,非常微弱,我自己也几乎忽略了这件事。记者们的深度调查,似乎也变得很少很少,几近没有。晚上,看到一篇名为《消失的41篇疫情报道》的文章,文中最后一句说:“扒开隐藏在深处的荆棘,接受社会暗处的痛楚,媒体用有限的力量撕开真相,冲向光明。一些报道虽然在今天短暂消失,但历史的底稿上一定有属于它们的位置。”我或许有点小醒悟,试着推测一下:那些突如其来对我群起攻之的事,跟删帖会不会是同步的?

但是追责这件事,我还是愿意相信上上下下会有共识:这是必须进行的一件事。如果这样天大的事不进行追责,我不知道官方怎么向天下人交待。而我也会一直追踪进展。细看了一下,那些与之相关的人,按理,多少也该有几个主动辞职的,记得SARS时都有。可是一直看到今天,湖北居然一个没有,真是服了他们。比较好玩的是,以前甩锅,是官员甩专家,专家甩官员。现在好,全都可以一齐甩到美国去了。几天前,看过经济学家华生的几篇文章,非常有意思。他的文章中提到武汉有一位“深喉”人物。不是这位“深喉”,疫情可能会被暴露得更晚。准确地说,这位“深喉”才是真正的吹哨人。看这篇文章时,脑子里浮现出《潜伏》的画面。前几天跟朋友说,好想知道这位“深喉”是谁。朋友说,同感。这个人是可以写进小说里的。

在朋友转给我的一些微信文章中,我看到南京大学杜骏飞教授的一篇。杜教授是社会学博士,他的文章经常会拎出一些紧要问题。在他的这篇文章中,曾提出七个问题:

1、一线医院发现疫情后,真的不能使用网络直报系统吗?

2、专家组抵达武汉后,真的无法掌握人传人的疫情实况吗?

3、疫情信息泄露后,有关部门真的要优先解决泄露信息的人吗?

4、人人都不肯承担责任,真的只有钟南山才有资格向公众报告实情吗?

5、武汉疫情日烈,管理者真的不能提前预判医疗资源的大匮乏吗?

6、当疫情与恐慌同步蔓延时,真的只有封城才是最佳选择吗?

7、封城之后,真的不能将确诊的病人向其他医疗资源闲置省份妥善分流吗?

其实杜教授应有更多疑问,第七问之后,他留下一排省略号。也就是说,他并没有问完。实际上,我们在武汉的人,还可以提出更多疑问。可惜,几乎所有的疑问,都无人回应。

今天是我的第59篇,早就跟很多人说过,我将写到60篇就停下,明天将是最后一篇。不少读者,为了等着看我的记录,迟迟不睡觉,说是生物钟都搞乱了。我想说,还剩明天一天,此后,就不用等了。但我真是很感谢他们的等。

有一点我还是想说,这是我在疫情中的一份个人记录,属于纯粹的个人记忆。而最初时,我甚至不觉得这是“日记”。因为“日记”二字,不是我提出的。只是后来,这份记录,变成了一日一记,别人说它是“日记”,我也就没有表示异议。它的最初的动机,是为了完成约稿,以方便写文章而作的记录。无意间,走成了这样,这才真叫是忘了初心。

 

作者简介:方方,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泽,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居于武汉。中国当代女作家,湖北省作协原主席;代表作《水在时间之下》《万箭穿心》《风景》,长篇《是无等等》;中篇小说《风景》于1987年发表,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并成为中国“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Categories
休闲杂谈

方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月22日)

方方武汉日记 3月22日

后来在第54天时,没能中止下来,于是改为写六十天。今天朋友们似乎都觉得我的危险大了起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文/方方

 

封城第60日。难以想象的日子。

昨晚的雨下得还不小,但今天,天色又明亮了起来。无疫情小区逐渐内部开放,今天听到窗外有小孩的笑声,真是久违的声音。外出小区也被允许,只是需要控制时间。去超市购物,也建议错峰。比方老年人上午购物,年轻人下午购物。连排队距离也给出相隔1.5米的建议,诸如此类。活动的空间,正在慢慢扩展。沉寂了两个月的武汉,开始松动、透气,嘈杂之声将回归大街小巷。尽管恢复到以往的生机勃勃,还需一段时日,但只要有出行机会,也很好的呀。

开城的通知虽未正式下达,门缝却已经越来越大。省内、省外人员返汉指示,也已下达:“按照‘谁主张、谁申请’的原则,即申请、即批复。省内人员凭健康码‘绿码’通行,不附加其他手续。省外人员拥有外省健康码的,在进入武汉市境内防疫卡点时 ‘亮码通行’,即只需查验健康码、测温正常即予放行,不得要求另行提供健康证明(确实无法申领健康码的除外)、流动证明、流入地申请审批表或接收证明、车辆通行证等。”非常令人高兴的信息。我自己的艰难日子,也将结束。家里老狗的皮肤病发作,也与宠物医院约好,明天送去治疗。真是天已大亮的感觉。因我自己时而需要看病,为此也了解了一下医院情况,比如我常去的中南医院。虽然日常门诊尚未恢复,但急诊已经正常进行。当初中南医院也有不少医护人员被感染,现在也大部分好转。

下午在院子里打扫,住在旁边一栋楼的同事家孩子小Y走过来问我,可不可以跟他们几个志愿者聊一下。我婉拒了聊天,毕竟杂事太多,实在没有空。于是他顺便说了下他们的志愿者团队。与小Y互加了微信,看他们的资料,始知武汉有一个叫“影子梦之队”志愿者团队。从封城第一天开始,就在为城市服务。团队固定人员均为武汉各层面的普通人,现在他们落地的主要任务是为城市小区免费运送爱心菜。我很惊异地听到,他们今天把一批医用物资寄向加拿大。当初我们陷入困境时,海外华人,几乎遍扫当地医用物资,寄回国内。现在,我们局势转缓,物资也有富裕,国内的年轻人们,也开始向外捐赠。只是转出的渠道似乎不太通畅,不知道是否可以像当时输入一样,也可让国内富裕的东西转赠出去。

目前,武汉疫情向好,医院的主要任务是治疗重症,新增一直为零。尽管此说颇有争议,但实情我不得而知。只是此刻,中国以外的国家,陷入疫情深渊之中。今天医生朋友告诉一个信息:“五百个中美华人医生建了一个大群,涵盖了小医生到大咖。”参与者多是一线的医生,他们将对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归纳整理,总结出来,也会组织经典病例讨论,加深全球同行对新冠肺炎病例的理解!医生朋友说:“中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全世界都可以借鉴。我们给他们一点帮助,他们对华裔中国人的仇恨就少一点,化干戈为玉帛。”又说:“哈佛附属的麻省总医院的方案,我就是在群里看到的,美国还真是高水平。”

这是我今天最感到惊喜的信息。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大家只能携起手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才是最重要的。全球医生可以通过网络,共同讨论哪一种药物更有效果,相互沟通什么样的治疗方案最合适,疫情期间最重要的事应该是什么,诸如此类。这是人类的大善。尤其武汉的医生,经历了从松懈到几欲崩溃,再到摸索出经验这样的一个过程,是会比别人有更多体会的。他们向外传达自己的经验,最是可靠。我觉得这些医生这个群体太了不起了,真是有大爱仁心。我的这位医生朋友平时给我印象是有一点点反美的,但此时,当他与所有的同行一起来共同对抗疫情时,他的这种情绪似乎明显在消减。多么好!

到了现在,普通百姓的生活又怎样了呢?昨天跟小哥聊天,他又传了小嫂每天记录的一些日常生活。先前的购物已经改成了其他,这里记录的是关于看病的事,共两条。

一、3月18日:昨晚Z牙疼,半夜起来抹了些止牙疼的药水,只是稍有缓解。早上起来除了再抹药水以外,还含过漱口水,但情况仍然有些严重。好在稳住心态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并非牙齿的问题,而是牙龈有一小块溃疡。我想起来有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喷剂,赶紧让他微信联系药店,结果很顺利地买到了喷剂和清热解毒的中药口服剂。微信付款后,我便很快赶到小区西门口,接到旁边店家从围墙栏杆之间递进来的药。好方便的感觉。拿到药,心里也松了一大口气,要知道现在去医院看病是相当困难的,首先出小区难,第二进医院难。这个时段最害怕发生的,就是Z这样的重症级慢性病人突发任何必须进医院的病。

不过去西门口取药的过程相当享受,因为一个来回,足足顺道晒到5分钟太阳,好稀罕啊!今天两顿正餐都是流食,但腊鸭萝卜汤,皮蛋之类的足以保证吃饱,也够营养。买回来的药,喷剂用的较频繁,几乎过两小时就喷一次。口服药下午至晚上就喝了三次,明天才会按照说明一日三次。好在是中药,最初服用稍多一点不是很要紧吧。晚上已经好很多了,今晚应该不会再疼得睡不了觉。

二、3月19日:自闭第五十九天。Z的口腔溃疡好了很多,看来买的药很对症。今天中午在腊鸭炖萝卜的基础上,加很多剁碎的大白菜,这样泡米饭吃就是一顿营养足,又美味的流食。明天应该能恢复正常饮食了。

L的老伴儿去年中风,原本不算重的,恢复也还可以,但老伴儿心理压力大,焦虑郁闷情绪比较持久,所以漫长的自闭期间,老两口过得比较烦躁。想到上次微信时就听她叫苦,趁着今天疫情见0,大家都会很开心,就主动微信慰问一下,也问到她老伴儿情况好些了没。没想到她回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她看到0增长大哭了一场!竟然反应如此强烈,相比之下我怀疑自己已经宅傻了,高兴还是高兴,只是很快就对自己说还没到时候,只不过第一天见0。

还没来得及交流我的感受,她已经诉了一大堆苦:哎呀,就是不行啦。一天到晚憋在家里。整天的就是想他自己的那个病,疑神疑鬼的,哎哟,我真是郁闷啊!天天在家,就说他病复发了。想去医院看,又害怕勾起他天天在那儿琢磨自己的病。然后睡不着觉。老伴儿都快把我搞崩溃了。

我岔着劝了一阵子,我说开始进入老伴时期了,后面更多的日子就是这样平下心静下气慢慢过。只要伴儿还在身边,日子就不会冷清孤单。我还建议她试着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大咧咧的家长或者大姐,把老伴儿当个不太懂事理的儿童,不行了就嘻嘻哈哈或装脑残。我觉得心理有毛病的人有个特点,他说煤球是黑的,你一定要一本正经附和就是黑的,然后该干啥干啥。实在没法附和,也不要试图讲道理,那样会搞僵的。可以选择少说话不说话。没办法,就得这样,因为对方确实是不在完全正常状态。

读到嫂子的记录,觉得很有意思,她所说的“对方确实不在完全正常状态”的话,也很好玩。

封城六十天,是一个可值纪念的日子。今天有特别多的人来跟我说,不要再继续写下去了。他们或许都在担心围攻我的人太多。其实我前阵子计划写到54篇,跟朋友笑说,正好一副扑克牌。后来在第54天时,没能中止下来,于是改为写六十天。今天朋友们似乎都觉得我的危险大了起来。而且,我也感觉到:下午,来我微博围攻的人,明显又一轮增多。朋友们大概也知道这一波的围攻者,是什么人吧。

前几年有一句口号叫作:“帝吧出征,寸草不生”。当时我也觉得有趣,还转过一些的帖子。今天下午,朋友群有人在转“帝吧官微”在微博上的“号令”。帝吧官微列出了针对我的很多条款。很有意思。也很有趣。在帝吧“吧主”的眼里,我或许就是他们现在的敌人吧?毕竟去年帝吧官微在赞赏集体爆粗口是爱国行为时,我公开批评过他们,我的微博也是为此而遭封。帝吧是千万粉丝的大体量群落哦。我这种冒犯,或许是“吧主”所不能容忍的。因为,毕竟他领导的是天下第一大吧,这世上没有他战胜不了的对手。这就有点好玩了。不过,我倒是相信,帝吧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有理性的年轻人。没有这些理性的人支撑,这个吧怎么可以维持得这么久?“帝吧出征,寸草不生”这样的口号,当个广告语还是蛮不错的。

现在正是春天。春天是让人觉悟的季节,也是给人信心的季节。这个觉悟和信心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作者简介:方方,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泽,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居于武汉。中国当代女作家,湖北省作协原主席;代表作《水在时间之下》《万箭穿心》《风景》,长篇《是无等等》;中篇小说《风景》于1987年发表,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并成为中国“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Categories
休闲杂谈

方方:疫情看上去稳定,但人心似不太稳(3月21日)

方方武汉日记 3月21日

百姓之艰辛,医生之委屈,都摆在面前。眼下的严峻,一点不亚于新冠病毒嚣张时期。

疫情看上去稳定,但人心似不太稳

文/方方

 

封城第59天。这么长时间了!

昨天那么大的太阳,今天突然就阴了。下午还下了点雨。这时节的春雨,对于院子里的树以及花,都还是很需要的。前两三天,武大樱花盛开,树下空荡无人,估计是记者拍了一些照片,同学群里便都在传。没有人时的樱花道,真是美得无可挑剔。

天暗得厉害,傍晚去文联大门拿快递,春雨纷纷,没打伞,感觉相当舒服。返回时,走到家门口,雨瞬间就下大,晚一步也会淋着,真算侥幸。

疫情看上去稳定,但人心似乎不太稳。大家害怕得过新冠肺炎的病人复发,害怕有人为了“零”的不突破,而刻意不报。尽管我问过医生朋友,医生朋友也给了明确回复,但我在网上仍然看到许多人的紧张。这款病毒诡异,狡猾,具有很多的不可知和不确定。人们非常害怕,尤其武汉人,亲眼见到前期阶段太多悲惨,内心深处的恐惧还潜伏着。但是我想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保持理性。慌乱最没有用,武汉早期的惨烈,在某种程度上也与人们的惊慌有关。稍有发烧,全都奔去医院,导致有些人本不是新冠肺炎,反而在医院被感染,也导致医疗系统几近崩溃,致更多的人死亡。

所以,疫情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平稳,不需要惊慌了。医院已有足够的治疗经验,无论是感染又或复发,都不用太紧张,治疗就是。平时我们也从来不是金刚不坏之身,也经常得病,像平时一样,得了病就去治,最多耽误一点时间而已。冬春之际,本来也有流感,也同样传染,大家不都活得很好吗?上海的张文宏医生说,这个病的死亡率低于1%。既然如此,有什么好怕的?只要不死,感染上也不必恐惧,方舱医院的病人们不是在医院又跳又唱吗?出院了也都欢天喜地,跟别的什么病似也没多大差别。

话说回来,我也很难理解对0的追求。0个和1个,之间到底有多大差别?我觉得无论官方或民间,就不必把这样的极小差异,太当回事。平时我们也有别的传染病的。大家保持警惕,生病有地方治疗,就可以。难道,0个我们就可以开工,而1个,就影响了我们开工?我们把这1个,送进医院隔离起来,不就结了?大可不必非要追求0的完美,有时候,这样的完美很不现实。

在新冠肺炎的预防上,我会相信上海张文宏医生的判断。他说,这个病真的可以防。要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然后洗手,再加上戴口罩,这三点都采用。而且张医生说:“到现在为止,我没有看到哪个人这三点做得特别好还被感染的,这个可能性很小。”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段子手说,啥都可以送给湖北,就是张文宏医生不能送。上海人为什么这么信任张医生,想来他说的话,都已经过了验证。而据说,日本疫情控制做得很好,很大程度是因为日本人的卫生习惯非常好。说真的,走遍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有日本干净,所以,日本人长寿。说来说去,讲卫生是可以防治住很多病的。

疫情以来,关于“爱”,关于“善”,已经不那么空洞了。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真善和真爱是什么。只是很可惜,还有些人,就是会喊,真要他们做的时候,你根本找不到他在哪里。我们习惯对那些虚幻的概念,狂热地表达爱并展示善,可一旦具体化,不要说狂热,就是一点点温度都触摸不到。这几天,透过视频,看到一些人对奔千里而归国的同胞,进行羞辱和谩骂;也看到一些人,对外出务工的湖北人,进行激烈抵触,真是让人有不可思议感。为什么就不能拿出爱国的热诚来爱这些人呢?

记得疫情刚刚在武汉发生时,武汉人的医用物资匮乏至极,而海外同胞们,几乎全力以赴,差不多把他们当时所在国的货架全部扫空,就是为了支持和帮助武汉渡过难关。而当他们有了困难,回奔自己的家时,居然却有那么多人站出来叫骂。转瞬间的翻脸,让人看到人性的极恶。还有,湖北人,为了疫情不致蔓延,承受着重重困难,那么克制地让自己困于家中五十多天,当他们重新回归到自己的工作地时,却要经历层层的抵制。我们有那么多气势宏大的口号,那么多的文件,临到跟前,这些口号和文件,都跟空气一样。在这两件事上,政府倒是对同胞们回国、对湖北人出省境务工给予了大力支持,而民间一些人却弄得不依不饶,也是怪哉。

另外还有些事,需要记录:各国都在给百姓发钱!那些消息,网上传得很疯,而那种发钱的力度,真的很让人羡慕。于是有人在询问,中国发不发?湖北发不发?今天看到一份建议,说湖北应该发一些代金券,以让疫情之后的百姓可以到市场购物,促进市场销售,保持市场活力,这样可更快地恢复元气。我看留言中,好多人赞同这个建议。在武汉,听说也有一定措施,比如对于弱势人群。来自扶贫办的信息:“为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贫困家庭收入的影响,针对全市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的城市、农村灵活务工人员,因疫情影响不能外出打工,导致没有收入,按全市现行的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城市780元/月、农村635元/月)的4倍,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跟我们看到的他国相比,差距有点大,但是,有比没有好。再说,没准大头在后面呢?

疫情至此,医院开始慢慢恢复门诊。但是否已经恢复如初,我不了解。实际上这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平时,这些医院,也都人满为患。而近两个月,所有的急性或慢性的病人,都在为新冠肺炎克服自己的问题,在等待。这种等待,几乎都是以伤害自己的身体为前提的。比如,要化疗的癌症病人,再不化疗,情况会怎么样?要动手术的病人,手术延误,是否会发展到动不了的地步?如此之类。

一个朋友转给我一封信,写信人讲述他妹妹的经历。说他妹妹以前每天都出去打太极拳,在家宅了五十多天后,突发脑卒中。叫了110,却到处没医院收,好容易辗转送到某医院,却要先查是否新冠肺炎。待得出结果,排除新冠肺炎后,业已耽误了最佳时间,一周后去世。写信人说:“我要急着把事情说出来,一方面是发泄心中的悲愤,更重要的是警示武汉的当权人,正常的医疗秩序要立即恢复,正常的公交秩序也要恢复,应该防控和秩序两手抓,要不然会寃狂死更多人!我弟媳的母亲胆管癌疼痛不能进食无医院收治,打无数个110、120没人接电话,年初二早晨活活地痛死。”他说:“真是可恨新冠的全城蔓延,可恨武汉卫健委对疫情不透明不公示,害死了多少无辜的人,封城之前那些无作为的领导心中完全无数,封闭快二个月了对众多老龄慢性病患者,癌症,以及急症患者完全无应对措施,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这些都是原话,连标点符号都是。

身边的人,连连去世,的确是很恐怖的经历。求医无门,成为急症或慢性病人现在面对问题,非常现实。我把这个问题,甩给了医生朋友。我说:“是不是所有普通病人前来看病,都要先查血,看看是不是新冠肺炎?然后才能看其他病?”

医生朋友说:“接待非新冠病人就诊,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医院设立了两个缓冲区。如果仍然怀疑有新冠肺炎的可能,收到隔离病房,如果排除了新冠肺炎,收到缓冲病房。每个病人我们都查核酸、胸部CT以及抗体。如果需要家属留陪,留陪家属查胸部C T以及抗体,排除新冠肺炎才能留陪。对于心肌梗死、脑卒中的患者,我们的神经科医生和心血管医生直接到急诊抢救,不等新冠肺炎检查的结果。”可惜,写信的那位朋友的妹妹,没有能等到这个时候。

医护人员也自有忧虑,在目前,疫情尚未完全稳定时,对于病人是不是感染者,也心有疑虑,毕竟那么多医护人员的倒下,他们也有创伤和恐惧。这里似乎存在个死结。医生朋友说:“不排除新冠肺炎,住院以后导致其他的患者感染,我们的责任更大。武汉封城五十多天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看,这个问题,也相当严重。

医生朋友还认为,医患关系马上又要紧张起来,为什么?因为增加的检查,也将花费病人不少钱。医生朋友说:“为什么新冠肺炎救治大家很满意,因为政府买单了。对一个贫困的家庭,1000块钱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查这几项将近1000块钱,也不是马上就能住院,这样会导致怒火发到一线的急诊科医生身上了。现在患者在急诊就诊,算是门诊,武汉市只有住院才能走医保报销。在急诊的这一部分钱,目前是患者自己垫付。如果政府报销,我们多半不会挨骂。患者自己垫付,医生就可能会挨骂。”还有,医院的人手不足的问题,也明显存在。“疾病初期,医务人员被感染了好多,大多还没有完全康复,大部分还居家在疗养。”

百姓之艰辛,医生之委屈,都摆在面前。眼下的严峻,一点不亚于新冠病毒嚣张时期。所呈现的问题,解决起来似乎也蛮棘手。还是指望行家们向政府建言献策,共同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比方,无论得什么病,凡与新冠肺炎有关的检测,一律即时免费?

 

作者简介:方方,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泽,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居于武汉。中国当代女作家,湖北省作协原主席;代表作《水在时间之下》《万箭穿心》《风景》,长篇《是无等等》;中篇小说《风景》于1987年发表,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并成为中国“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本文转载至网络原文见链接;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